福州市教育局关于2010年福州五区初中招生工作的意见
各区教育局,各有关中学,市直小学,福州实小、师大附小、农大附小:
为贯彻《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保证所有小学毕业生都能到初中就学,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的贯彻实施。现就2010年福州市五区(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晋安区、马尾区)初中招生工作提出意见,望各区教育局根据市教育局意见精神并结合本区具体情况拟定初招实施方案。
一、总体方案
2010年我市五区初中招生工作实行“中小学相对就近对口入学”的总体方案,小学毕业生总体上按中、小学相对就近的办法安排到初中入学。五区初中招生工作实行由市教育局宏观指导,各区教育局全面负责并组织实施。
二、有关政策
1、户籍关系在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城区,但在仓山和晋安两区的农村小学(学校名单附后)、马尾就读的小学毕业生,若要求回户籍所在地升初中,可由户籍所在地教育局按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初中入学,学校不得拒收。
户籍关系在我市五区,但在五区以外地区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应在就读地参加毕业考试后,在规定时间内(7月17日之前)持“两证”(户口本和房产证)和学生档案回户籍所在区教育局报名,由区教育局根据就近原则安排初中入学。“两证”齐全的安排在片区小学对口的初中入学(福州实小、井大小学招生片的回原籍录取学生安排福州十九中入学),“两证”不齐全的由户籍所在区教育局按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初中入学,学校不得拒收。
2、户籍关系在仓山和晋安两区的农村、马尾,现在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城区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班学生如需继续在城区初中借读的,可向所在区教育局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按对口升入初中就读(除少数生源爆满的初中校外)。
3、户籍关系在八县(市)以及福州以外地区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需提供“三证”: ①原籍户口本和父母身份证;②父母一方与就业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③父母双方的暂住证(半年以上)。毕业小学对以上证件要严格审查,通过调查、走访等形式查验真伪。一经发现伪造证件,即退回原籍升初中。对于无固定职业、住所的外来工,要动员他们的子女回原户籍地就读。
除少数生源爆满的初中校外,证件齐全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对口升入初中就读。
4、台商子女按“小学对口”原则升入初中学校就读初中一年级,也可以选择本区内有开设台生班的中学就读初中一年级。
5、在我市投资的外商以及港、澳商子女要求在我市五区初中入学的应予以妥善安排。
6、投资者和引进人才子女等特殊照顾对象按《福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驻榕企业高管及引进人才子女入学工作的通知》精神办理。
7、确因拆迁并在异地安置住房,户籍关系也已迁移的拆迁户,经区教育局审批后,可安排到户口所在地附近尚有余额招收新生的初中入学。因拆迁尚未安置的,由暂住地教育局根据生源状况给予安排入学。
三、入学报名工作
1、初中入学的报名工作由各区招生办负责。各区初中招生实施方案应传达到每一所小学,各小学应将《初中招生指南》传达到每一位小学毕业生和家长,让他们熟悉招生程序,了解有关政策与规定。各区教育局和学校应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将初中招生工作公示。
2、凡具备报名条件的学生,应按规定的时间在原毕业小学报名。
3、小学毕业生的户籍以报名时(5月5日)的户籍地为准。(留城借读生、外地回来学生的学生档案应附学生户籍复印件)
四、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
各区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在把好小学毕业考试合格质量关的基础上,综合学生平时成绩与表现实行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综合评定要力求公正、客观、反映学生真实情况。评定成绩一律采用等级制。
小学毕业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英语听力占30%)三科,英语学科的考试办法和命题难易度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小学毕业考试全市统一安排在6月22日(星期二)举行。
上午:8:30-9:50 数学
10:10-11:10 英语
下午:2:30-4:30 语文
凡小学毕业生语、数两科综合成绩(含补考成绩)均及格者,发给小学毕业证书,全部安排初中入学。不符合毕业条件的,可发给小学结业证书,同时对口安排到初中就读,对口中学必须为其建立学籍。
五、特色学校和体艺传统项目学校招生工作
为促进传统项目学校办学,允许少部分办学特色明显,办学成果显著的中学招收一些学有专长的新生。特长生招生必须严格实施“阳光工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把关,招收真正符合条件的学生。学校招生不得增加除规定的外语面试内容或专业测试内容以外的任何学科、任何形式的测试。凡按特长生资格招收入学的学生,必须服从学校安排,积极参加训练;对个别拒绝参加训练的学生,经学校多次教育无效者应退回原对口中学就读。
1、外语、科技特色学校招生指标
在五区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可选报下列特色校中的一个志愿,经学校面试择优录取。
外国语学校招收7个英语班、1个日语(德语)班,招收在五区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需回原籍录取的学生除外)。
英华英语学校招收 4个英语班,招收在五区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
华侨中学招收 2个英语班,招收在五区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需回原籍录取的学生除外)。
十四中招收 2个英语班,招收在台江区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需回原籍录取的学生除外)。
十八中招收2个班科技创新特长生,主要招收在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以及计算机、动漫、程序设计、网页制作等学有特长者(需回原籍录取的学生除外)。
2、体艺传统项目学校招生指标(需回原籍录取的学生除外)
具有体育、艺术特长的五区小学毕业生可选报下列学校中的一个志愿(报名条件详见《招生指南》)。
福州屏东中学:篮球5名,田径5名,乒乓球5名(男2、女3),游泳5名(男2、女3),声乐舞蹈5名,打击乐5名;
福州延安中学:女篮5名,游泳3名;
福州十六中:排球8名,田径5名;
福州外国语学校:足球5名;
福州十八中:女篮2名,游泳4名(男、女各2名),女排2名,声乐舞蹈10名;
福州教院附中:男排5名,女排5名;
福州十九中:毛笔书法10名、素描35名;
福州三十八中:田径5名;
福州闽江学院附中:民乐30名;
福州十一中:田径10名,羽毛球5名,交响乐20名;
福州十五中:羽毛球5名;
福州华侨中学:民乐15名;
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田径8名;
福州闽侯方舟学校:美术(含毛笔书法、素描)90名。
六、民办中学招生办法
为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凡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年审合格的民办中学可申请面向五区招生(筹设学校不得招生)。五区小学毕业生可向所在小学填报五区内二个民办中学志愿,先招第一志愿,再招收第二志愿。民办中学初中招生计划另行下达。
民办中学应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加强行业自律,维护招生秩序。初中招生实行集中招生,不得进行择优考试,严禁乱收费或提前收费。招生工作由区初招办负责管理,招生录取由市教育局审批。民办教育协会要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切实督促各民办学校遵守招生有关规定,维护初中招生正常秩序。
附件:1、福州市区2010年初中招生对口方案
2、2010年五区初招日程安排
3、福州市五区农村学校名单
福 州 市 教 育 局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一日